位置導航: 首頁 → 燃氣資訊 →度冬天然氣供應隱憂:氣荒會否重演 |
 |
度冬天然氣供應隱憂:氣荒會否重演 |
更新時間:2010/11/4 來源:中國燃氣設備網 [收藏此信息] |
仿佛一夜入冬,從10月25日起自北向南在全國范圍內普遍開始大降溫,煤炭開始大幅漲價,而作為取暖的另一種主要燃料——天然氣的供應壓力也將隨著加大,那么去冬今春的“氣荒”是否會再現? “四季度(供氣)應該沒有問題,供氣壓力主要在明年1、2月,要看那會的氣溫降至怎樣的低點。”中石油西氣東輸公司總經理黃澤俊表示。 其實今冬明春供氣壓力大,已是不爭的事實。 10月19日國家發改委發布新聞,稱今冬國內供氣量將增加20%,但由于“消費需求快速增長、儲氣調峰能力不足,以及不確定的天氣因素等影響,冬季用氣高峰期保供形勢仍不容樂觀”;中石油集團網站則宣布,該公司計劃進口6.1億立方米LNG以彌補供需缺口。 “然而定價機制仍是橫亙在國內天然氣市場面前的難題,沒有合理的定價機制,資源就難以通暢的進入市場,保供將注定只能解決一時之急,要知道中國天然氣對外依存度也在不斷提高。”有一位中石油高層坦言。 四季度無虞? 進入十月下旬,上海氣溫驟降,從此前的20℃左右降至27日的10℃。寒冷的天氣令許多市民不得不開啟空調,提前入冬,燃氣公司的供氣壓力倍增;而這段時間,媒體及相關機構對“千年極寒”新聞的炒作也加劇了今冬供氣安全的憂慮。 10月21日,剛在杭州參加四季度燃氣調運協調會的黃澤俊接受了記者專訪。黃澤俊所在中石油西氣東輸公司是中石油旗下最大的燃氣管輸及銷售企業之一,自2003年成立以來即負責華東和中原等省的天然氣供應。 “四季度西氣東輸公司有44億立方米天然氣資源,這相當于去年總銷量的1/3,足以滿足華東和中部幾個省份的需求。”黃澤俊說,為了預防北方長時間的低溫天氣,我們總部還計劃從國際現貨市場上采購部分LNG資源。 據黃澤俊介紹,2009年該公司天然氣總銷量為131億立方米,2010年前9個月其銷量已達114億立方米,而四季度的計劃銷量也達44億立方米,這個量超過了此前的每個季度,這可以保證四季度華東等目標市場的需求。 而為了盡量保證全國的需求,尤其是北方地區低溫條件下的燃氣需求,中石油更想方設法提高天然氣的產量。 來自中石油的信息顯示,今冬明春,該公司安排天然氣320.4億立方米,這較去年同期增長8.0%。所有油氣田將按照目前最大產能安排天然氣生產,在全年超任務10億立方米的基礎上,冬季將再增加供氣量200萬立方米/日。除此之外,8、9月間中石油還在國際現貨市場四處詢價,計劃在今冬明春國內天然氣供應緊張時進口LNG。 “具體的量我不方便透露,因為國際賣家在緊盯著我們的訂單,數據的泄露將造成進口價的暴漲。”黃澤俊說。 除了中石油外,擁有普光氣田的中石化和一直經營沿海LNG基站的中海油也計劃提高自己的供氣量,這將進一步加大四季度我國市場的供應量。國家發改委資料顯示,通過增產、進口等措施,今冬明春全國天然氣供應量將增加20%。 然而四季度的供氣安全,并不意味著整個冬季的安全。全年最低氣溫往往出現在1、2月,那時的氣溫的高低將是這個冬天用氣安全保障的關鍵因素。 “今年春天我們就通過橫跨冀魯等省的連接線,將西氣東輸管道中的部分資源輸往北京,從而緩解了北京的供氣壓力。明年如果需要,我們還會這樣做。”黃澤俊說。 價格難題 事實上,國際市場上并不缺氣,造成氣荒的關鍵在于現行的定價機制。由于國內價格遠低于國際價格,因此豐富的國際資源[0.50 2.06%]不可能順暢的進入我國市場,中石油的保供難免“不情愿”。 據了解,自2006年美國天然氣市場出現“頁巖氣革命”后,國際天然氣現貨市場的供應量十分充沛,然而由于國際價格高于國內價格,因此充沛的國際資源并不能順利進入國內市場,來滿足國內的需求。 以即將通氣的西氣東輸二線為例,中石油在新疆口岸獲得的稅前進口天然氣進口價即達1.7元/立方米,稅后價格更達2元/立方米左右,而這些資源通過綿延數千公里的管道輸往華東華南后,其市場售價也僅在3元/立方米附近。 對中石油來說,這顯然是筆虧本的買賣。更重要的是,目前油氣價差很大,汽油價格達6元/升以上,而天然氣售價卻普遍在4元/立方米以下,導致下游用戶更愿意選擇天然氣作為燃料,這進一步加劇了國內市場的供氣壓力。 9月國家發改委公布數據顯示,今年8月國內天然氣消費再創4月份以來新高,達88億立方米,環比增長了23.8%;而隨著冬季的來臨,國內天然氣供應壓力將進一步加大也是無疑的。 “如果國內價格機制能夠盡早理順,那么我們安排資源進口的進度就會更快一些;反之我們只能延緩資源的進口。”上述中石油高層說。 他認為,不論從中短期看,還是從長遠來看,理順價格機制都是必須的,因為我國天然氣進口量正逐步增加,并可能在未來十年內達到危險的50%。 “5年之后中國每年進口的天然氣可能超過1200億立方米,以2015年我國消費天然氣2300億立方米計算,屆時我國的天然氣對外依存度可能會超過50%。”他說。 對此說法,黃澤俊等油氣專家也都表示認同。 “在國外,居民用氣價格最高,因為它的用量和峰谷值差別最大,其次是工商業用戶,電廠等因為用量大,且用量穩定,因此其價格最低;然而國內卻恰恰相反,這不利于國內天然氣市場的長遠發展。”黃澤俊最后說。 理順油氣價格已被列入“十二五”規劃,《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第十二個規劃的建議》就提出要深化資源性產品價格和要素市場改革,理順煤、電、油、氣、水、礦產等資源類產品價格關系,完善重要商品、服務、要素價格形成機制。 |
|
|
|
|